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文案

三年级下科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30作者:本站原创,转载必究阅读:27

教学设计:探索材料的属性

三年级下科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属性,能够描述不同物质的外观、质地、形状、颜色等;

2. 掌握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不同种类的物质样品,例如:纸张、铁钉、木块、玻璃球、布料等;

2. 准备白纸和铅笔,用于学生观察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物质样品,例如:纸张、铁钉、木块、玻璃球、布料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物质的外观;

2. 教师鼓励学生描述这些物质的外观、质地、形状、颜色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探究(15分钟)

1. 教师将不同种类的物质样品分发给学生;

2. 学生观察和描绘所分发到的物质样品的外观,用白纸和铅笔记录下观察结果;

3. 学生与同桌合作,比较所分发到的物质样品的外观,并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总结(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观察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物质的属性包括外观、质地、形状、颜色等;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和描述的结果,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问题,加深对物质属性的理解。

四、拓展(15分钟)

1. 教师提供更多的物质样品和观察材料,例如:水、沙子、树叶、盐等;

2. 学生自由选取其中一个物质样品进行观察和描述,同时记录下观察结果;

3. 学生与同桌合作,交流观察结果,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五、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学的知识。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周围的材料进行观察和描述,拓展对物质属性的认识;

2. 给学生布置观察并记录身边物质的作业;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物质属性对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影响,例如:纸张适合书写,铁钉适合固定物体等。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的观察动作和描述能力,评价其是否能准确描绘物质属性;

2.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否积极活跃,评价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对物质属性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