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包粽子-一年级学生的简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材料:糯米、竹叶、红豆、红枣、糖、绳子。
2. 工具:锅、筷子、刀、碗、盘子。
教学步骤:
引入:
老师可用图片或绘本展示粽子,介绍粽子是端午节传统食物,在端午节人们包粽子,享用美食。
步骤一:准备材料和工具 (5分钟)
1. 老师向学生展示糯米、竹叶、红豆、红枣、糖和绳子等材料,并简要介绍每种材料的作用。
2. 老师向学生展示锅、筷子、刀、碗、盘子等工具,解释它们在包粽子过程中的作用。
步骤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3分钟)
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帮助学生选出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成员的活动和提问。
步骤三:讲解包粽子的步骤(10分钟)
1. 老师简要讲解包粽子的步骤。
a) 准备竹叶:将竹叶用水洗净,放入开水中煮沸,使竹叶变软。
b) 准备糯米:将糯米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水洗净。
c) 准备馅料:可准备红豆、红枣等喜欢的馅料。
d) 包粽子:将竹叶展开,放入一层糯米、馅料和糖,然后用竹叶包起来。
e) 煮粽子: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用水煮沸,转小火煮1-2小时。
2. 老师可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每个步骤。
步骤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5分钟)
1. 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按步骤操作。老师可以在一边引导和帮助学生。
2. 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轮流完成不同的操作,比如洗竹叶、冲洗糯米、包粽子等。
步骤五:品尝和分享(10分钟)
1. 煮好的粽子取出,让学生品尝自己做的粽子。
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制作粽子的经验和感受。
3. 老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包粽子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觉得自己制作的粽子怎么样?”等。
步骤六:总结和展示(7分钟)
1. 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制作粽子的步骤,并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2. 老师可以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粽子,并对学生的努力进行赞扬。
延伸活动:
1. 学生可以用绘本来了解粽子的由来和其他包粽子的方式。
2. 学生可以通过家长或老师的指导,在家里再次尝试包粽子。
3. 学生可以用纸张和其他材料制作粽子的模型,进行展示和交流。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够清楚地描述包粽子的步骤。
3. 可以通过学生的粽子展示和分享来评价他们的努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时,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的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