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文案

七年级人教版咏物诗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3作者:本站原创,转载必究阅读:35

教学设计:七年级人教版咏物诗

七年级人教版咏物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会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物体的外观、特点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物体图片,如花、树、山等。

2. 复制一些经典的咏物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咏物诗的概念,并展示一幅咏物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该图片所描述的物体是什么。

2. 学生猜测后,教师展示图片的名称,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可以将这张图做成咏物诗。

3.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观察了哪些特点?你们对这个物体有什么感受?

二、讲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讲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如形象化地描写物体的外观和特点,通过描写表现物体的内心感受等。

2.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咏物诗,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感。

3.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在写作时可以尝试运用这些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三、观察和描写物体(20分钟)

1. 教师将准备好的物体图片逐一展示给学生,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利用所学的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描写图片上物体的外观、特点和感受。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互相交流。

3. 鼓励学生多加想象,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丰富描写的内容。

四、展示和交流(15分钟)

1. 学生按照自己的选定物体进行咏物诗创作,并准备展示。

2. 学生逐一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点评和交流。

3. 教师鼓励学生多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学习的内容,总结咏物诗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2.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咏物诗写作对观察力和想象力有什么要求?自己的作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更深入的咏物诗创作。

2. 学生可以借助音乐、图片等辅助材料,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咏物诗。

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物体图片和经典咏物诗的方式,引发了学生对咏物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描写和联想,提升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在展示和交流环节,学生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对同学作品的建设性评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咏物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写物体的外观、特点和感受,并且能够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描写的内容。这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