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雷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天气现象中的雷雨;
2. 掌握雷雨的基本特点和危害;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应对雷雨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2. 录音机;
3. 大头贴或者图片;
4. PPT或者黑板;
5. 课件、儿童歌曲《雨滴》。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或者播放音乐)
老师可以播放雨滴音乐,同时出示有关雨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雷雨。
2.探究(10分钟)
(教师介绍)
首先,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如:你见过雷雨吗?你知道雷是什么吗?当遇到雷雨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然后,老师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雷雨的基本特点。
3.学习(25分钟)
(教师讲解)
通过课件或黑板,教师给学生讲解雷雨的形成原理及由雷雨带来的危害,例如:雷雨是由云层中的云粒之间的摩擦产生静电,静电的放电就形成了闪电和雷声,雷雨带来的危害包括闪电伤人、电击伤人、引发火灾等。在讲解的同时,老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增加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雷雨的理解。
4.模仿(20分钟)
(教师引导)
老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分发小小记者的角色卡,让学生模拟小小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想象自己是小小记者,遇到雷雨怎么办?采访其他同学,了解他们在雷雨中的感受和措施。
(学生整理采访结果)
学生将采访到的结果整理成报告,比如:同学们在雷雨中感到害怕,他们一般会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如回家、躲在教室里等。
5.巩固(10分钟)
(教师反馈)
教师可以布置一道与雷雨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例如,如果你遇到了雷雨,你会怎么做?请简述你的理由。
然后,学生轮流发表自己的答案,并互相交流和讨论。
6.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抒发自己的感受或者播放与雷雨相关的优秀视频来总结本节课,让学生对雷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采访、讨论等方式,加深了对雷雨的认识,了解了雷雨的基本特点和危害,并培养了正确的应对雷雨的方法。同时通过模仿演练和答题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效果良好。